安全生产 人人都是末端
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河北主持召开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李克强强调,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铁腕执法,消除隐患,落实责任制和问责制。
另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为配合国务院办公厅6月到9月底在全国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的行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计划派出13个工作组在全国暗访,国家安监总局总工程师黄毅接受采访时表示,第一批暗访的3个工作组已经分别从3个省回到北京汇报工作,发现了不少问题,有些隐患是举目可见、随手可抓、触目惊心。
针对近期安全生产事故多发,黄毅坦言,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还没有真正落实,安全工作难以落实到末端依然是导致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日常工作中,人们总讲要把安全工作落实到末端。何谓末端?末端就是终点,指工作的最后一道关口。末端抓得好,生产指标可高效达成;末端抓不好,即使前期工作做得再完善,也可能功亏一篑。有人把末端简单地理解为工地一线员工,但对安全工作来说,人人都是末端。管理人员也好,作业人员也罢,都应具备末端意识。
把自己当成末端体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有些人一说抓末端,眼睛就盯着作业人员,自己置身事外。事实上,安全生产是环环相扣的集体项目,所有人都要以尽职尽责的态度作为前提,不推诿、不回避,把自己当成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没有人可以当局外者。面对繁忙的生产任务,只有树立“我是末端”的思想,安全工作才能贯彻到底、落实到位。
把自己当成末端体现的是一种工作能力。有的员工认为上有领导指示,下有基层落实,自己无非是起一个“传话筒”的作用。如果基于这种认识,就不可能主动作为;而具有末端意识的员工接受任务时,会认真思考,把自己摆在作业人员的位置想问题、找对策,将安全管理延伸到生产工作的每一个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把自己当成末端体现的是一种工作作风。末端意识的强弱,往往也是工作作风的反映。安全工作要的是实在和勤勉,实功与实效。一起事故可以把一个企业毁掉,一起事故能够把成绩一笔勾销。只有具备真抓实干的良好工作作风,只有时刻把自己当作末端来抓落实,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决策落实的“阻塞层”。安全无小事,生命价更高。把自己当成末端体现的是一种大局观,只有人人都具备了末端意识,才能把握安全管理的主动权,才能实现抓落实的高效快捷,进而推动企业安全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